十堰市慢性疼痛中西医结合诊疗及健康管理学习班顺利召开发表时间:2024-11-04 10:06 为了提升慢性疼痛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能力,加强疼痛医学临床工作的交流与协作,11月2日,我院在武当科教楼八楼会议室召开了“十堰市慢性疼痛中西医结合诊疗及健康管理学习班”。十堰市各医疗机构从事疼痛、麻醉、康复、针灸、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等相关专业人员,以及十堰武当中医医疗集团单位成员7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习,共同探讨慢性疼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方法,广泛交流疼痛医学新技术。 开班仪式上,我院副院长刘家军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疼痛作为一种复杂而普遍的人类体验,不仅影响着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的医疗资源和家庭的幸福稳定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他指出,本次学习班结合临床实践的具体需求,以实现慢性疼痛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的优质化、规范化、标准化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契机,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共同努力。刘家军希望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学习中,共同关注慢性疼痛的有效诊疗和健康管理,汇聚智慧,分享经验,科学运用学术前沿成果,共同推动疼痛学科技术发展。 十堰市医学会疼痛学会主任委员、太和医院疼痛科主任向勇教授为学习班致辞。他表示,疼痛医学必须持续提升发展,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不断改变人体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需要大家多维度评价患者、多模式调治患者、多学科帮助患者,从心理、环境、身体等全方位了解、治愈患者,加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随后,各位专家进行疼痛医学学术交流和授课。向勇教授同市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肖昀、国药东风总医院疼痛科副主任散小虎、茅箭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柏仲华,以及我院康复中心主任、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张平、疼痛科主任杜学辉等专家开展主题讲座,分别围绕《茎突相关解剖与超声引导介入治疗》、《鞘内镇痛系统在顽固性癌痛中的应用》、《武当理筋整骨推拿在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用》、《三叉神经痛中西医的诊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临床经验分享,并详细解读了《2022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4版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非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慢性疼痛病的中国指南》,交流了疼痛的健康管理方法。学习班内容主题鲜明、丰富实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展现出的先进理念、广博的专业知识及深刻的学术见解,对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搭建了优质平台,令参会者受益匪浅。 随着社会进步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慢性疼痛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疼痛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十堰市中医医院疼痛科依托医院的中医优势资源,整合疼痛治疗技术,将单纯的药物止痛治疗,转向药物与中医、微创、注射、物理治疗和专科制剂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为患者创造无痛轻松的生活。目前,针对不同性质的疼痛,科室推出了一系列个性化治疗方案:一是传统的中医疗法,如电针、温针、火针、火罐、中药内服外用和穴位注射等对颈肩腰腿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二是熟练运用小针刀、内热针、臭氧、神经阻滞、关节腔注射等微创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慢性顽固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关节无菌性炎症等,能够松解局部软组织、改善神经压迫症状,并可以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避免出现关节僵硬和畸形。三是运用电磁波治疗仪、中频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超激光疼痛治疗仪、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等设备,具有安全、无创、无痛的特点,受到各种肌肉、关节和神经疼痛患者的认可,为更多患者解除疼痛。 |